新闻中心
  • 推荐特医食品,非一般的“病号饭”

    特医食品,非一般的“病号饭”     一、疾病期间营养更关键 传统的治疗方式里面,我们注重“医”和“药”,但一些病症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对“食”不够重视,身体得不到及时的恢复,那么可能会对疾病的治疗起反作用,或者会延长治疗期,增加患者的负担。一些慢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治疗,而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饮食不当,使得用药时间更长,甚至有病情加重的可能。即使“食”得到了重视,但没有科学地“吃对”,一样还是没用。   二、补品、补汤不一定能补                 病人在住院期间吃什么能最快的补充营养,这大概是家属最为关心的问题。 在过去,病人会享受到天天吃大餐的待遇,各种鸡鱼肉蛋轮番上阵,在病房里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家属准备的鸽子汤、鸡汤、排骨汤、海参等这些补品,它们真的有营养吗? 的确,身体虚弱的患者喝点汤汤水水能够增加食欲,补充部分营养,但离身体需要的目标量还差得很远,尤其是病情较重等需要流质饮食的患者,不能及时补充营养就会引起营养不良,导致并发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 如果你还在术后、产后、生病等等场景喝鸡汤大补身体……你会发现,食物吃在胃里不消化,身体没有好太多,反而胖了不少,甚至还增加身体的负担,;但是如果完全不给鸡鱼肉蛋吃,吃的清汤寡水,病怏怏的吃药见效也很慢……!       三、营养不良病患多,首选肠内营养     2012-2013年中国五城市营养情况调研  我国营养不良的病人较多。据统计,我国1.4亿住院患者中,接受临床营养诊断与治理的不足1%,而院外则有数以亿计慢性非传染疾病患者的临床营养治疗尚处无人管理状态,重大疾病如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概率更是达到70%-80%,数千万患者需求未被满足。   中国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 图片来源: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就是因为,人在生病的时候,胃口不好、消化功能会变弱,但身体又急需大量的营养来恢复,这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 有很多医院,遇到患者营养不良,通常使用的解决办法是给病人注射营养剂。但是,现在临床医生都希望,只要患者有消化和吸收能力,尽量通过饮食获得营养而不是注射营养剂,因为注射营养剂还是会影响肠道功能以及肠道菌群。因此,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选择上,首选还是肠内营养。   营养选择方式的原则     四、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区别   肠内营养(fsmp) 肠外营养(静脉注射) 通过口服,鼻饲进入胃肠道进行消化吸收来补充营养 通过静脉注射,通过血液循环来补充营养的 营养全面、均衡 营养素较单一 可长期不间断使用 只能在特定的短期内使用 长期使用可改善胃肠道功能,增强体质、改善身体各项生理功能 长期使用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的衰退,引起各项生理机能的紊乱 费用比肠外营养低 费用比肠内营养高 并发症少、相对安全 并发症高     五更多肠内营养的优点 1、提供安全均衡符合生理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和微量元素,发送患者整体营养状况。 2、直接营养胃肠道,有效维护消化系统正常生理功能。 3、保护胃肠粘膜屏障作用,预防细菌移位。 4、促进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术后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5、减低高分解,改善氮平衡。 6、更经济的医疗花费,缩短住院天数,减低治疗费用。   TF+ONS=肠内营养   使用肠内营养的患者不到住院病人的一半   六特医食品,非一般的“病号饭”   为满足术后患者营养的需要,为了更高更高效的进行肠内营养,特医食品出现了。它的出现对患者康复,尤其是肿瘤患者的术后营养康复有着重要意义。特医食品可以改善或者的食欲,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身体免疫力。特医食品就是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通俗的说,特医食品就是给病人吃的“饭”     特医食品的应用,可以纠正代谢失衡、维持机体平衡、提高机体功能,同时减少感染等并发症,为治疗提供稳定的代谢平台,增强各种治疗手段的效果,促进健康,改善病人生活质量。避免所必须的营养从繁杂的食物中去筛选获取,特殊配方专属功能细致化配置,让病人获取营养无忧省心,快速康复 时代特医引领大健康时代潮流!   关注时代特医,关注更多特医资讯↓↓↓

    2025-09-08 24

  • 推荐重症患者的肠内全营养治疗

    重症患者的肠内全营养治疗     一营养不良造成的危害 (1)、免疫功能损害; (2)、换气动力损害; (3)、呼吸肌衰弱; (4)、换气依赖延长; (5)、发病率、死亡率上升。   二ICU 患者营养治疗的意义               (1)、促进伤口愈合; (2)、减少损伤的分解代谢反应; (3)、改善消化道结构; (4)、改善临床结果,缩短住院期; (5)、降低并发症率,减少相关花费。   肠内营养(0NS)对住院时间的影响 三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目的   (1)、供给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能量与营养底物; (2)、维持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 (3)、调节代谢紊乱,调节免疫功能; (4)、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影响疾病的发展与转归; (5)、减少患者净蛋白的分解及增加合成; (6)、改善潜在和已发生的营养不良状态,防止其并发症。 四重症患者的肠内全营养治疗 (1)、重症病人常合并代谢紊乱与营养不良,需要给予营养支持;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应充分到考虑受损器官的耐受能力; (2)、当危重病人需要营养支持时,首选肠内营养; (3)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支持虽并不能降低危重病人死亡率,对危重病人住院时间或机械通气时间也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降低危重病人感染率,而且肠内营养支持成本低于肠外营养支持; (4)、与晚期肠内营养支持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危重病人预后; (5)、危重病人在进入 ICU24-48 小时时开始行早期肠内营养; (6)、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营养摄取,降低危重病人死亡率,显著降低感染并发率。     五常用营养制剂的选择原则   只要病人的胃肠道有功能,就应尽早开展肠内全营养治疗 而其实,生病没住院前,就已经可以服用特医食品了。 等生病住院才开始服用特医食品——晚了一点 等住院发生营养不良才开始服用特医食品——就太晚了   时代特医引领大健康时代潮流! 关注时代特医,关注更多特医资讯↓↓↓               

    2025-09-08 26

  • 推荐肠外营养能守住生命最后的阵地吗

    肠外营养能守住生命最后的阵地吗 一什么是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是从静脉内供给营养作为手术前后及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肠外营养的途径有周围静脉营养和中心静脉营养。 肠外营养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     二肠外营养的分类 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和部分补充肠外营养。全部营养从肠外供给称完全肠外营养。部分营养从肠外供给称为补充性肠外营养。     三肠外营养的目的     肠外营养的目的是使病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体重增加和创伤愈合,幼儿可以继续生长、发育。     四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中,2920个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被分为了单纯肠内营养组、早期给予补充性肠外营养组及晚期给予补充性肠外营养组(进入重症监护病房48小时后)研究结果显示尽管补充性肠外营养能够提高患者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取但同时无论早期或晚期给予补充性肠外营养均会提高患者60天死亡率。因此认为补充性肠外营养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但却无法改善临床结局。         此外有学者认为,对于营养风险较低的患者早期给予补充性肠外营养并无法改善患者结局甚至会恶化结局。同时仍有许多研究认为早期应用补充性肠外营养较晚期应用补充性肠外营养并没有更好地改善结局,甚至会恶化临床结局。         研究显示早期给予补充性肠外营养会增加患者院内感染率及延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通过对近年来数个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也显示早期应用补充性肠外营养虽然可以在机械通气时间等方面带来一定的益处,但总体上早期应用补充性肠外营养并不能比晚期应用补充性肠外营养带来更好地临床结局,故并不推荐早期应用补充性肠外营养。 五什么时候才考虑补充肠外营养 如果肠道还有功能,就应该尽早选择特医食品作为肠内营养.只有当肠道功能已经几乎没有,被逼上绝路,无可奈何的时候,再来考虑肠外营养。              肠内肠外营养特点对比 六肠内营养的重要性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是人体最大的加油站。在中医里,胃肠一体,都属于阳明经,而大肠小肠皆属于胃。黄帝内经讲,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以,如果肠道内的功能已经极度虚微,几乎无法消化吸收的时候,人体的胃气就已经是快要断绝了。与其这个时候,千万百计去想透过肠外的方式补充营养,不如在没生病的时候,好好的预防。在肠道还有功能的时候,尽早的使用特医食品进行肠内营养。让身体能及时的康复,才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目前还有大部分的住院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现实。在肠道功能还存在的情况下,却得不到很好的肠内营养的补充,反而有很多患者在使用价格更高,风险更大的肠外营养。因为,在过去,特医食品行业还没有立法,特医行业的发展,落后于发达国家很多。因此,在特医食品行业立法前也有很多的学者呼吁,为了控制医疗费用,为了医改,不管是国家,医生和患者,都需要更加重视肠内营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立法的完善,随着国家的大力推进,特医食品和肠内营养,都会大放光彩。 时代特医引领大健康时代潮流! 关注时代特医,关注更多特医资讯↓↓↓               

    2025-09-08 23